色條遮蓋應該是在排版設計當中最為常用的一個設計技巧之一,它的玩法有很多,可以用來作為承載文本和其他元素的襯底,可以用來裝飾,合理的選擇樣式,色條遮蓋能夠讓簡單的版面快速變成出彩而又有趣的設計。在某種意義上,用來遮蓋和穿插的色塊/色條,就像 Ui 設計當中的 「卡片式設計」一樣,是一個近乎「啥都可以往里裝」的容器,是一種通用的版式設計元素。
和將信息整個平鋪在頁面上不同,色條遮蓋能在前景的文本和背景之間增加一個視覺層級,通過有明顯不同的色彩對比,將原本零散的文本規(guī)整出邊界,就像 UI 設計中的卡片一樣成為前景文本的載體。
在主要的視覺元素(諸如圖片和團)和用來傳遞含義的文本之間,靈活地插入使用色條襯底,將含義、功能接近的文本收納到一起 ,整合成視覺易于消化的意群,穿插在版面中進行使用。這種信息整合的方式最大的特征是層級的清晰性和靈活度,可以良好地兼容不同層級的文本。
色條本身的幾何形體本身就具備極強的形體感,在原本簡單的版面中使用的時候,它能夠快速賦予版面以形式感,讓單調(diào)的布局快速地豐富起來,即使使用的元素不多,也可以讓整個版式快速搭配出新鮮感和愉悅感,不復雜卻很出效果。
色條本身就有著強烈的裝飾性,有著豐富的色彩和樣式效果可供選擇。無論是在輔助文本和其他元素來展示,還是單獨地作為一種設計組件來使用,純粹用作版面裝飾,都可以很好地發(fā)揮作用。
在去年年底,我們之前注意到「玻璃擬物化」的悄然流行,這種應用在 UI 中的設計趨勢其實在平面設計中早就有過不少應用:
將半透明的色條和色帶疊加在前景文字和背景圖案之間,這種設計方式,不僅增加了一個用來分隔的信息層級,同時,還借用半透明乃至于近乎亞克力板和毛玻璃的質(zhì)感,營造出一種富有通透感的設計。
這種通透的設計兼顧了層次和視覺美感,趣味十足,只是在設計過程中需要多花心思在對比度控制上:
不過,相比于透明色條,我們在實際的設計中用得更多的,是用來劃分版面區(qū)塊的實底色條。相比之前的透明色條而言,實底色條只要選對顏色,通常對比度是不會存在太大的問題,不過想要在版面和視覺上出彩,設計師需要在選擇色條的色彩、位置、字體的配色和樣式上,花費更多的心思。
很多設計當中,設計師會選擇橫跨版面的色條,位于版面中心的色條可以和其他視覺元素相互穿插,增加視覺趣味:
也可以巧妙地運用留白,借助色條營造出疏密對比的節(jié)奏感:
此外,還能把色條和切割、錯位等效果組合使用:
使用傾斜的色條也是相當有意思的選擇,這屬于一種最順手的打破規(guī)則的設計——通過角度變化消減橫平豎直的嚴肅感,讓版面顯得趣味橫生。另外,傾斜的色帶上放置文字能夠營造出一種有趣的傾向感,尤其是當傾斜方向一致的時候。
傾斜色條可以在版面中和圖片、視覺元素保持平行,制造出統(tǒng)一的感覺,也可以相反甚至錯開,構(gòu)建出沖突感,這取決于你想達到的設計目標和想要呈現(xiàn)的氣質(zhì):
色條是否全都得是矩形(或者菱形)呢?當然不一定,你可以選擇形狀更加不規(guī)則的,異形的色條。這個時候的設計,可以根據(jù)版面靈活地選擇。最方便的方式,就是將色條拼接成各種不同的形制,也可以微調(diào)外觀輪廓,制造別致的造型:
下面的范例,就是將色條微調(diào)造型,制造出別具一格的外輪廓:
如果上面的選擇都無法達到你想要的別致設計,那不妨試試鏤空色條的設計。這同樣是一個關乎信息層級表現(xiàn)的游戲,借助剪貼蒙版效果,來制造出鏤空的視覺效果,這種穿透式的排版技巧活用了正負形,看起來是2層,卻能給人不落俗套的感覺,有著強烈的印刷品一般的真實感。
只不過在處理鏤空色條的時候,同樣是要注意前景色條和背景圖片之間的色彩對比度,如果背景變化幅度太大,內(nèi)容元素太砸,可能會讓前景的鏤空輪廓看起來沒有那么清晰,這個就要小心了。
除了使用單個色條來承載文本,還可以使用多個色條,來承載短句這樣的文本,進一步強化段落和句子的體塊感。這種分塊色條最大的優(yōu)勢在于靈活性,它不一定要作為主視覺,也可以用在小塊的次要文本內(nèi)容 上,機動性極強。
如果單一顏色的色條對于你太過單調(diào),那么使用不同的色條來承載不同的文本,來進行拼接,你甚至不需要添加額外的視覺元素,就可以構(gòu)建出頗為豐富的版面了。只不過,在這一的設計當中,整個版面的可讀性是較差的,文本和色條共通構(gòu)成了裝飾性較強的視覺元素:
當你純粹將色條當作裝飾性元素來使用的時候,花樣就更多了。最常見的是直接用點綴的小段色條,也可以讓它橫跨版面,做成出血的效果。這種設計方式相對比較自由,可以結(jié)合版面的圖片和視覺主體來進行選擇,你完全無需讓它來承載文本,而單純地讓色條去和版面中其他的元素進行「互動」:
在色條上,還可以加入肌理和圖案,玩出更多花樣,這個具體就要根據(jù)你的需求來進行選擇了:
承擔因您的行為而導致的法律責任,
本站有權保留或刪除有爭議評論。
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(jīng)閱讀并接受
上述條款。